材硕1703和材硕1706联合特色党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4 点击量:

回望校史漫漫路,砥砺前行求索心

材硕1703和材硕1706党支部201841举办了联合特色党日活动活动分为两个部分:校史馆参观和图书馆活动。通过校史馆的参观游览活动,领会华科一路成长索秉承的精神内涵,牢记一身为一名华科人的所需要的精神品质,牢记身为一名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在大踏步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发展我们青年人的力量,高举旗帜,用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通过图书馆的活动让每个人领会读书的乐趣在读书中寻找自我,最后帮助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更快捷的整理图书,并倡导同学们将看完的书籍归还原处,让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让同学们的学习环境焕然一新。


 


第一部分:参观校史馆

活动本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宗旨,首先由校史馆的解说员沙武鑫同志带领大家进入校史馆,我们按着顺序依次进行了参观,活动在解说员的带邻下有序进行,最后进行了合影留念。

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华中大学子,也不应该忘怀自己的母校校史,那是我们的母校情怀和不能忘记的初心,回望校史漫漫,感怀现今的迅速发展,能在这里做一名研究生,为科研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都应当一直将华中大人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对学校的发展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了学校的发展成果是在前辈们的努力下取得,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高举新时代的大旗,克服种种困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二部分:图书馆活动

图书馆活动分为两部分内容义工活动和“阅读一本好书”活动

活动一:

校图书馆资源丰富,是大家学习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图书众多,整理归档时一个十分繁重的工作,如何能够快速的分类整理并排序图书是一项难题。两个支部的同学在图书管理员吴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图书整理的小窍门,找到索书号的大号和小号,先检查大号的排序是否准确,在大号的基础上检查小号是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图书的排序是按照从上至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大家共同整理图书,齐心协力,活动的目的是减少图书管理员的辛苦时间,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过程中每个人都体会到了整理图书的不易而且每个同学都在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营造了安静的图书室氛围。

整理图书过程中的留影:

活动二:

工科院系的研究生群体,由于平时的课业和实验繁忙,往往忽视了阅读,去培养自己的文学气息和底蕴,我们是综合性的学术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写到,总书记爱读书,下地干活也书不离手,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广大团员以及党员的榜样,我们也应当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坚持并践行着。因此图书馆义工部分结束后,我们号召大家从图书馆借出一本自己一直想看却一直未看的好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阅读,会受益匪浅,并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读书感悟:

(一)汤桂平同学读《Being Logical》有感

这是一本有关逻辑学的入门小书。

对于很多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来说这本书里面包含的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很浅显,所使用的逻辑学概念很少,这些概念在逻辑学教材里都有。如果不认真思考的话,可能会认为这本书价值不高。也正因为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很少,所以这本书所表达的观点很容易被接受。这本书通俗易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它在表达一个观点之前总会把必要的背景知识或信息交代清楚,然后再结合事例来说明。

这本书通俗易懂,但不意味着它没有很大的价值。正是在这简单的语言中我们了解了逻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其实逻辑学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我将结合书里面几个我认为感受特别深的几个观点来谈谈我的看法。

1“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生活中充满了这种情况。真相情况不明时往往会让人心情烦躁,避之唯恐不及,我们要设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不要将你主观上的某个灰色观念无限放大到包括整个世界,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当一个人面对太多的灰色地带时即不确定时,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全部行为能力。特别是我们作为一个研究生来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要从大量表面的信息中提取和归纳出事物的规律,即真相。因此我们更加要明白灰色地带只是相对的,能处理好面对灰色地带时的情绪反应。

2“玩世不恭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悲观的预计,而盲目乐观者则恰恰相反。玩世不恭者和盲目乐观者都形成了偏见,因为他们在深入了解事物并对其做认真分析之前,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眼中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一个自己想当然认为的世界”。我认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现象和人是很普遍的。人们习惯根据自己过去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很片面,浅显,然后在自己心中下了结论。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种错误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生活中人们却一犯再犯,并且往往不自知!我想,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相对普通人需要更多的理性精神,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做出理性判断。这两种倾向可以归结为一种思维惰性。假如我们把推理的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得出某一个结论本来需要大量信息的支撑,然后思维懒惰导致信息搜集过程的偷工减料,导致论据无法支持论点。

3“专家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权威。在论证中,去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请教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但是在向专家请教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专家的主要意见,要结合他秉持这种意见的理由,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的才不仅仅是他的意见。”我想,这个观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懂。但是我们还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科研活动中,例如在读一篇优秀的文献时,发现该文献得出了一些突破性的结论。这个时候我们是无条件相信它的结论吗?我认为,如果是一篇优秀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很多人可能会默认为是对的结论而不再思考其论证过程。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在看到这个结论后,去认真分析其论证过程,思考使用的论据是否成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利用我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去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我们能更快地成长。

(二)李尚仁同学

1、经常看书的人谈资更多

这点很明显,因为书读多了,知道的事自然也变多了。比如我之前对台湾很不了解,后来读了一本台湾的70后写的书,通过他的文字,了解了台湾不少有意思的事。

2、经常看书的人能够包容不同声音

这一点是上一点的延伸,读书越多,人其实是越宽容的,而读书少的人,在观念上则容易表现为保守与专制。

比如我们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我们自身的观点不一样,读书多的人会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他的观点对不对,有没有可以吸收的地方。

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很难去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

知乎的评论中不是经常出现三观正这种评价嘛,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站在客观角度来评价其他人的三观的,他们通常有一个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和我的三观一样,你就叫三观正,和我不一样的,就叫三观不正。

读书越多的人,越清楚自己的贫瘠,而基本不读书的人,反而容易认为自己的灵魂是丰盛的。

3、经常看书的人重逻辑,不容易被情绪带偏

现在的热点事件太多了,应接不暇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情绪给带偏。

以最近的郭敬明事件为例,当李枫的那篇文章出来后,网民几乎一边倒地站边李枫,讨伐郭敬明。

有人说,这件事只可能是真的,因为如果是假的,那么李枫一定会身败名裂。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和声誉去证明一件事,那么一定可以说明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

(三)刘翔同学:读《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有感

此书将唐朝分为4个阶段:初、盛、中、晚,我看到初唐中建筑、雕塑一节时有一些体会:最能代表初唐特色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我在本科阶段有幸参观过那里,当见到卢舍那大佛时被它气势磅礴的姿态和眉宇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宁静所震撼!唐朝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朝代,但他的文化传承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让人不禁被古人高雅的审美和精湛的工艺所折服,也让人对盛大的唐朝十分神往,这种宗教和艺术的伟大结合达到了一种巧夺天工的境界,作为具有这种文化滋养的中国人,我倍感自豪!然而,令我感到愤怒的是龙门石窟的佛像有很大一部分遭到了人为的偷盗,这是对中国文化很大的破坏行为,我认为应当严厉打击这种偷盗和破坏,别让文化的传承中断了,要让这种壮美的唐朝文化永远流传下去,让后代依旧有机会被中国传统文化震撼和折服!

(四)王哲同学:读《中国古典审美文化有感

波德莱尔说过:热爱生活的人将世界看做自己的家园。因此热爱宇宙生命的人便会融入大众,从而反映出无限生命的美好。

生活美学,即是全球美学,也是中国美学。它之所以成为全球美学的最新主潮,成为中国美学的最新思潮,在于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化生活的大势。中国古典据于儒家,依于道家,逃于禅宗,形成了审美生活传统。从中西交流来看,这世界即平且美。

当代,既需要全球化的生活美学,又需要审美的中国生活。文中所提及的中国美学不仅仅是西方的“感”学,更是中国古典的“觉”学。即为“感觉之学”,也为“践行之道”。从古今交融来看,这世界“风月无边”,从知行结合来看,这世界“大美油然而生”。

(五)周晓伟同学: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给自己写病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的内心中总有两股力量在打架。我想坐下来认真地看会儿书,但经不起朋友的呼唤就跟着去了。我想抛弃无规律的生活,但不自律的意识和各种诱惑却让我们晚睡晚起这样的生活状态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这使我们经常生活在一种焦虑和空虚中。你做的都是你意识中的事,而我想的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关联出现了问题,它背后的根源是我们的恐惧和懒惰的天性。人生本来就是苦难重重的,而不是安逸舒适的。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总是借口没有时间去读书,总归是不爱读书,将读书变成一种兴趣才是长久之道,从个人的心理以及大众心理学而言,主要力推《少有人走的路》和《乌合之众》以及《群体的智慧》。

摘录:给自己写病历

一、神经官能症

症状: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有不顺心的时候,我总觉得是自己出了问题。这种时候就变得很不喜欢自己:把责任揽给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二、平衡性不高

症状:情绪压倒判断力。比如容易为小事抓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即便生气,也可抑止起爆发的能力。”

药方:“我们要以不同的方式,恰当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好高的境界~~~ “表达生气,还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

三、消极性人格依赖失调

症状:“不能忍受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在‘依赖’前冠以‘消极性’的字样,是因为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消极性依赖患者未必永远自私自利,但其动机无非是想牢牢抓住某个人,获得需要的关心和照顾。

病源:“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爱的滥用。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药方1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药方2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

药方3:持久的耐心

药方4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 “对别人提出批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仅凭直觉就坚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另一种是经过

2心智成熟的旅途是漫长的,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律,使自己具备更强的能力

3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4症状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治疗的开端。

5:心理医生的作用只是一种催化剂,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病人自身的努力。心理治疗的本质,不过是一种自律的工具。

 

活动总结感悟

我们在很用心的去开展这次特团活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校史馆的参观游览活动,大家领会到了华科一路成长索秉承的精神内涵,明白身为一名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并努力践行。在义工活动中帮助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更快捷的整理图书,并倡导同学们将看完的书籍归还原处,让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体会到了做义工的乐趣,并且大家开始将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喜欢读书并爱上了读书,特色团日的意义便在于此,有参与有收获方能有意义有美好


Copyright © 2024  37000cm威尼斯(MacauVIP认证)登录入口-Welcome欢迎光临